日用陶瓷中试基地 | 山西省玻璃陶瓷科学研究所-澳门pg电子游戏

从1992年开始我所建设第一个科研中试生产基地——日用陶瓷中试基地,1993年正式投入运行,主要承担高档日用陶瓷和包装用瓷的开发、
中试和生产,主导产品为汾酒系列陶瓷酒瓶。从1993年到2013年持续运行了二十多年,摸索和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生产工艺规程和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了年产250多万件高档日用瓷和包装用瓷的生产能力,成为本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为玻陶所在转制过程中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基地的运行,由于先天投入不足,各种问题和矛盾逐渐显露,如生产规模小、生产不配套、关键设备烧成窑炉过时、煤烧不符合环保要求
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制约着日用陶瓷中试基地的正常运行和发展。2006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对日用陶瓷中试基地进行了以窑炉升级、燃气化改造、尾气治理为重点的技改扩建,其中45m新型轻质节能燃气隧道窑的建设,不仅实现了从煤烧到气烧的跨越,而且从根本上消除了困扰多年的烟尘排放,同时配套新建生产场地1600平米,解决了制约该基地产能扩大的瓶颈,年生产能力达到了250万件的预期目标。2008年针对燃气隧道窑液化气烧成燃料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决定引入城市管道天然气取代液化气,并于2009年初完成了天然气中压管网铺设及调压站安装工程,与之配套进行了燃气隧道窑天然气改造工程,当年7月与天然气中压管网对接后完成炉前置换,8月一次点火调试成功投入正式运行。窑炉投入运行后,产品的烧成质量和效果以及合格率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同时烧成燃料成本大幅下降,使日用陶瓷中试基地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效益下滑的不利局面。在进行燃气隧道窑天然气改造的同时,对彩烤车间的电热烤花窑也进行了拆除重建,并新建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25m轻质电热烤花窑,建成后总体运行情况稳定,产品一致性及合格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满足了生产中烤花工序的需要和要求。

“十一五”期间,日用陶瓷中试基地克服了原辅材料、燃料、工资全面上涨及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冲击等诸多不利因素,强化内部管理,降低成
本、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于2008年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全员质量意识,规范了运行操作和质量保证体系,促进了产品质量和合格率的提升,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总的来看,“八五”和“九五”期间(1991年 — 2000年)是该基地初创成长时期,“十五”和“十一五”期间(2001年 — 2010年)是该基地快速发展期。2003年该基地的生产和销售上了台阶,生产汾酒瓶100万件,实现产值350万元,完成销售收入300万元,上交税金40多万元。2005年该基地又跃进了一个台阶,生产汾酒瓶210万件,完成产值67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近600万元,上交税金98.5万元,被杏花岭区纳入重点税源纳税人。仅“十一五”期间日用陶瓷中试基地累计生产防伪酒瓶1006万件,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3280万元,利税342万元。在这期间完成了“无渗漏酒瓶”、“不胶粘可撬断防伪瓷瓶”等产品的开发和中试,实施了“煤烧改气烧以及液化气改天燃气”的升级改造,进行了一系列汾酒包装用陶瓷瓶如琵琶瓶、双耳瓶、十年老白汾酒瓶、青花瓷瓶、二十年汾酒瓶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进入“十二五”期,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比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燃料成本等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十二五”后期,白酒市场特别是高档白酒销售出现大幅下滑,直接影响到该基地产品的生产销售,再加上汾酒集团十多年未给陶瓷酒瓶调价,致使陶瓷酒瓶生产出现了几乎没有利润甚至亏损的处境。再加上一些体制机制、营销手段、内部管理等原因,虽然也进行了各种努力,比如内部承包责任制、与外部陶瓷生产企业合作制等形式,但终因2014年在汾酒厂完全没有订单而停产。

该基地的建立和二十多年的运行,为玻陶所在省属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过程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为全所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
作用。

weinxin
欢迎关注
山西省玻陶所微信公众平台
  • 日用陶瓷中试基地已关闭评论
  • 3,507 views
  • a
所属分类:科研生产